Blogroll

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

卑亞南番社

題目:卑亞南番社
作者:鄭愁予

題解
此詩為作者爬南湖大山時,見卑亞南番社之連理樹有感而發之作,詩人以樹為暗喻,表達出一對夫婦之間的矛盾與差異。因為,現實生活裡,夫婦婚姻之間,縱使能夠白頭偕老,但彼此的希望憧憬和生活態度上,往往與現實存在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。

本文
我底妻子是樹,我也是的;
而我底妻是架很好的紡織機,
松鼠的梭,紡著縹緲的雲,
在高處,她愛紡的就是那些雲

而我,多希望我的職業
祇是敲打我懷裏的
小學堂的鐘,
因我已是這種年齡───
啄木鳥立在我臂上的年齡

文章賞析
開頭以"我底妻子是樹"讓讀者充滿神秘感,但之後的"我也是的"即可讓讀者了解,作者是以樹來描述此詩。
第二行"而我底妻是架很好的紡織機"又帶給讀者另一份懸疑,樹跟紡織機之間有甚麼關聯呢?在第二行中,作者沒有回答讀者的疑問。
然而在第三行"松鼠的梭,紡著縹緲的雲",梭及紡字串連起前兩行,讓我們得以想像穿梭在樹上的松鼠,就如同紡織機的梭,正在紡著縹緲的雲。此刻的詩境,從原本寧靜的景象提升到動態十足的意象。
第四行"在高處,她愛紡的就是那些雲",特別獨立一行描述妻子特愛紡織那些高處的雲,而不是紡紗織布。其原因是為了強調其妻子較不務實。

第二段,描述的是丈夫處事態度,丈夫只希望自己的工作是一個敲著小學校鐘的校友。這份工作是單純簡單的,但卻是符合現實社會;與描述妻子處事態度的第一段產生強烈的對比。因為丈夫也已經過了人生最強壯有活力的時段了,開始需要尋求啄木鳥來啄身上的害蟲。啄木鳥同時也象徵替人診斷病徵的醫生,以及強調丈夫已經衰老到需要尋求醫生。

兩段詩句的強烈對比,妻子希望有像雲般的縹緲生活,而丈夫希望有個安定平凡的日子。兩者之間描述著矛盾,讓人們身處矛盾不知如何是好。

4 則留言:

  1. 昨天本系邀請鄭愁予來學校演講
    不過我沒去
    因為我選擇佳勳姊的心靈環保演講
    也是慈青週的活動之一
    之後會把內容打成網誌
    可以來看看嘿
    but...not now
    maybe a couple of days later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好像還有更適合的角度去理解這首詩

    回覆刪除
  3.   我認為作者是把樹比作妻子而不是把妻子比喻成樹『讓我們得以想像穿梭在樹上的松鼠,就如同紡織機的梭,正在紡著縹緲的雲。』你前面已經承認是譬喻手法了。後面又說『描述妻子特愛紡織那些高處的雲,而不是紡紗織布。其原因是為了強調其妻子較不務實。』雲不是已經被譬喻化了嗎?雲就是可紡的紗可織的布呀,你後面這樣,豈不是前後矛盾嗎?祇是敲打我"懷裏"的小學堂的鐘。所以這鍾是象徵性質的。你解讀成真正的職業豈不是忽略了詩的象徵意涵。最後『因我已是這種年齡───啄木鳥立在我臂上的年齡』不是跟前面把自己也比作樹扣合嗎?你既承認譬喻,又去否定譬喻。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切入的論點,可是你前後矛盾了。

    回覆刪除

Blogger templates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